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徽商協会

イメージ

ようこそ 一般社団法人 日本徽商協会

このホームページをご覧頂き、誠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徽商活動情報

展覧会情報喜迎国际徽商大会

日本新徽商纵论徽商传统文化-日本徽商协会在东京举行座谈会
2011-11-02 発表者:蒋转载自 日本新华侨报

具有经典式、综合品牌效应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即将于11月8日在合肥拉开序幕,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决定参会,来自海内外的3000多名客商将汇聚合肥,日本著名侨团——日本徽商协会与日本安徽联谊会也将联袂组团前往。启程之前,日本徽商协会领导层在《日本新华侨报》社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追寻徽商前辈的精神文化,探讨当代徽商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

下面是座谈会的内容摘要。

王强林(日本徽商协会会长、中安国际株式会社社长):我常常在想,中国的明清时期,我们的前辈徽州商帮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商界独领风骚数百年,固然有多种因素,但他们在商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品德,应该说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举办前夕,我希望能够和各位领导、也可以说是在日本的新徽商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细看徽商前辈的商业道德

陈建中(日本徽商协会常务副会长、株式会社黄山美术社社长):这个座谈会很有意义。作为在日本的当代徽商,我也一直在考虑,我们前辈的文化传统是什么?我领衔的黄山美术社,近年来在中日两国之间做了一些文化交流工作,这也促使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历史上的徽商之所以能够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讲求商业道德。强林会长刚才提到公共关系,我认为所谓的公共关系就是要让自身与广大公众建立起互相信赖的良好关系。大家都知道,商业组织面临的最重要的公众就是顾客,顾客的信赖是商业兴旺发达的源泉,而良好的商业道德正是使这一源泉永不枯竭的保证。回顾徽商前辈发展的轨迹,就可以看到,坚持商业道德是徽商在商务活动中普遍遵循的原则。

我看过一些徽州的族谱、宗谱,记得里面有许多要求商人自始至终讲求信义的内容,比如,“贸迁货集,市不二价”、“以信义著”、“以信义交易”、“与人交尚信义”,等等,这种崇尚信义、诚信服人的徽商品德,在今天也是有意义的。

张书明(日本徽商协会副会长、株式会社NETCOM社长):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明代休宁一个名叫程锁的徽商在溧水经商。当时,那里的惯例是春天贷款给客户,秋天收取一倍的利息。但是,这个程锁贷款的时候,只收取十分之一的利息,结果是聚集的客户越来越多。有一年大丰收了,米谷登场,其他商人都乘机压价,程锁却仍然按平价收购贮积。第二年饥荒,谷价暴涨,程锁本来可以大赚一笔,但他还是按往年的平价出售。他由于始终低息便民,薄利竞争,终于树立起了自己的“廉贾”形象。我认为这种薄利竞争、甘当廉贾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在日本的新徽商们学习。

吴晓乐(日本徽商协会副会长、《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发行人):如果从公关的角度看,作为新徽商的一员,我觉得商家与顾客的关系,决不是一方盘剥另一方的关系,而必须是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如果只取不给,一味地索取顾客,虽然能给自己带来暂时的利益,但是也就抽掉了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石。我们大多数徽商前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自觉地薄利经营的。其实,这里面也有义和利的问题,这也是经商中时刻遇到的问题。古今中外,商场中见利忘义的现象应该说是屡见不鲜的。徽商前辈也是讲利的。我小时候在家乡蚌埠就听过这样的故事:婺源的徽商朱文炽到广东珠江贩茶,抵达后却错过了大批交易的时期,新茶也就不新了。于是,他在出售的时候,自己写上“陈茶”两个字,表示不欺骗顾客。这当然影响茶价啦,有的牙侩就劝他去掉“陈茶”两字,但是这位朱文炽倔得很,坚决不同意。谁料,他最后反而赢得了许多客人。我想这种“宁可失利,不愿失义”的精神也应该是徽商前辈留给我们的。

蒋丰(日本徽商协会秘书长、《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去年,我曾经到安徽绩溪,不仅观看了胡适先生的故居,还去看了德记胡开文墨厂。“徽墨四大家,绩溪占其半”,清代后期的制墨徽商胡开文就是以质量上乘而闻名的。我在那里了解到,胡开文的第二代传人胡余德曾经研制出来一种墨,在水中久浸不散,因而声誉鹊起。一位顾客慕名购买了一袋这样的墨,谁知返回时墨袋掉到河里面,捞起后发现黑墨已经开始溶化,他立即去找胡余德。经过证实,胡余德一方面诚恳道歉,一方面送给客人一袋名墨。同时,胡余德通知各场各店立即停制停售此墨,并且高价收回已经售出的劣质墨锭,全部毁掉,从而使自己的商业信誉蒸蒸日上。这说明良好的商业信誉是靠长期的艰苦努力建立起来的,它本身就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所以不少徽商极力维护这种信誉。也可以这样说,徽商的发迹,与努力提高和积极维护自己的信誉是分不开的。

漫说徽商前辈广结良缘

王强林(日本徽商协会会长、中安国际株式会社社长):我们都是从事商务、商业活动的,知道商业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进行,而环境又是制约商业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公关的角度说,商业主体要求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我特别注意到,广结良缘是我们徽商前辈公关活动的重点。无论是朝廷官员、文人士大夫,还是三教九流、布衣百姓,我们的徽商前辈都倾心交纳,大概这也是徽商不同于其他商帮的重要特征之一吧。

我们都知道,在徽商的座上宾中,最多的是官员士大夫。像胡雪岩那样的“红顶商人”就不用说了。另外,徽商前辈里面还有“通天”之交的。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徽商江春就鞍前马后地忙活,乾隆曾亲自赏借给他30万两白银让其营运。这种“以布衣上交天子”的事情,被当时人当作奇观。

陈建中(日本徽商协会常务副会长、株式会社黄山美术社社长):我过去在安徽省舒城县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曾经翻看了一些地方志。现在想起来,我们的徽商前辈是非常重视家乡公益事业的。我记得他们有的置族田、义田,救济本族或家乡穷人;有的赞助家乡建设;有的帮助兴修水利、书院等。除此之外,徽商前辈对经商所在地的公益事业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这类事业包括建桥、修路,筑堤、浚河,救灾、赈荒。我们的徽商前辈还兴办其他公益事业,如置义冢、掩埋旅人暴骨,置义地、施茶汤,以便行旅,置救生船以拯溺人,等等,不一而足。其实,徽商在经商之地,本无寸土之责,他们却对当地的公益事业不遗余力,从而赢得当地官民的普遍赞扬,徽商的美誉也传出去了。

作为徽商的后代,我认为我们日本徽商协会今年有一件事情办得不错。“3·11大地震”发生以后,宫城县发生了一位日本水产公司的专务尽心尽力保护20多名中国女研修生而最后自己牺牲了的事情。强林会长得知此事后,通过各种关系找到这位日本人专务的哥哥,把日本徽商协会的50万日元捐款交给了他。我觉得这种举动不仅代表了我们中国人的心情,也继承了徽商前辈的品德。

吴晓乐(日本徽商协会副会长、《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发行人):本来,我们日本徽商协会还准备在今年向在日中国留学生提供一笔奖学金。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这个计划今年没有能够实施。我建议,明年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计划落实下来。自古以来,我们徽商就是重视文化的。

张书明(日本徽商协会副会长、株式会社NETCOM社长):说到徽商重视文化,我的确注意到徽商前辈倾心交纳大批文人的事情,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奇特现象。那些徽商与文人相交,不仅仅是与他们诗歌唱还或者纵论今古,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而且在物质上对他们给以资助。我知道有一个名叫黄锜的徽商,特别愿意资助那些赴京会试的穷举子们。这也是一种奖学金的提供吧。

再述徽商前辈的公关效果

王强林(日本徽商协会会长、中安国际株式会社社长):据不完全的统计,现在,在日本的安徽籍人士有6000多人。他们当中不可能都是商人,但我认为他们都离不开公共关系。我自己是从事旅游商务的,深切地感受到良好的公共关系不仅是商业发展的助动器和润滑剂,其实也是各种事业发展的助跑器。因此,我觉得研究徽商前辈的公关效果是十分有必要的。徽商的公共活动,确实对自己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br>
张书明(日本徽商协会副会长、株式会社NETCOM社长):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要开拓一个市场,并非易事,尤其对一个外地商帮而言,更是艰难备至。我们在日本打拼的华侨华人对此的感受应该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但是,看看历史,徽商凭借他们卓有成效的公关活动,却能在新市场中很快站稳脚跟,迅速打开局面。我知道明代在金陵有典商五百多家,大多数是徽商和闽商开办的。闽商一般用高利经营,利息在三分四分,而徽商则“取利仅一,分二分三分,均之有益于贫民”,终于赢得了公众。这种薄利经营的“廉贾”,实际上是一种公关,带来了良好的形象和较高的美誉度,又让徽商在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这种公关的做法,我今天在经营IT企业的时候也在不断借鉴。

吴晓乐(日本徽商协会副会长、《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发行人):的确是这样。徽商前辈的公关活动为其商务发展扫除了障碍。商场风云,真的是变幻莫测。商务活动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曲折,这都给商业发展带来障碍。但徽商的公关艺术所创造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及和谐的内部环境,使他们不但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中免遭沉没,反而往往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我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徽商研究》一书里面,看到一个名叫汪绮父的徽商,在淮南经营盐业,因为获利得罪了地头蛇,酿成一场官司,被告到盐运使和巡按御史那儿,这个汪绮父平时与官员交往密切,结果是这些官员帮助他摆平了地头蛇。当然,我并不是说一定要与官员交往,但这种交往的客观效果还是有的。

陈建中(日本徽商协会常务副会长、株式会社黄山美术社社长):徽商前辈所处的时代,其公关活动也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我看到,封建官场上的一些不正当手段也往往被徽商前辈运用到公关中去,如对官员行贿送礼,乃至不惜重金买妾相赠等,这些都是不足为训的。但总的来看,徽商前辈的公关艺术确实达到了那个时代商业公关的高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化,并以自身的实践推动这种商业文化的发展,对今天我们在日华侨华人以及新徽商也是有益的借鉴。

蒋丰(日本徽商协会秘书长、《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今天的讨论很有意思。我自己也从中学习到不少东西。我在想,中国国际徽商大会能够举办七届,说明徽商的影响越来越大,也说明徽商的精神文化遗产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我们日本徽商协会也应该更加有所作为。

转载自 日本新华侨报 http://www.jnocnews.jp/news/show.aspx?id=49868、电子版 http://newspaper.jnocnews.jp/(2011/10/28,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