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徽商協会

イメージ

ようこそ 一般社団法人 日本徽商協会

このホームページをご覧頂き、誠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徽商活動情報

《汉字三千年》展在日本群马举行收官之作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发布时间:2017/08/23

 

从2016年10月开始,历时一年,纵横日本东京都、京都府、新潟县、宫城县,拥趸观众高达20万。2017年8月20日,由日本华人企业黄山美术社策划、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主办的《汉字三千年》展在日本群马县迎来盛大的收官之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李小林会长、日本前首福田康夫、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代理大使刘少宾、群马县知事大泽正明、《上毛新闻》社北村幸雄社长等中日嘉宾和观众参加了开展仪式。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在致辞中表示,“汉字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当今世界文字体系中最完整、结构最严谨的音、形、意三位一体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地域的文明中断,文字湮没。唯有汉字,从诞生以来,历经数千年岁月沧桑,至今仍被使用。汉字还是东亚国家共同的文化基础。直至今天,日本、韩国重要的仪式仍旧使用汉字。尤其是日本,使用汉字的频率和比例极高,并且还曾在近代为汉字贡献了许多新的词汇。回顾中日两国交流的历史,如果没有汉字,中日两国长期以来交流的历史就无从说起。从遣唐使到清朝的留学生,我们都可以了解到,是汉字孕育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可以说,汉字不仅是全球罕见的珍贵文字,也是中国和日本共同的文化至宝。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讲话中表示,”大家都知道,群马县高崎市有一个正在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遗物——上野三碑,上面有日本现存最古老的碑文,是用汉字楷书书写的。我猜想在制作这批石碑的时候,很可能有一批中国人千里迢迢来到日本做指导,他们后来可能定居下来。这既说明了群马县与汉字的缘分,也说明了群马县在日中两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群马县是我的故乡,我为此感到光荣。”福田康夫还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3000年前的甲骨文,都是中国国宝级的文物。这在中国也不是随便可以看到的文物。我希望大家在欣赏的时候,能意识到这一点。”最后,福田康夫特别感谢为此展览做出策划的华人企业黄山美术社。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代理大使刘少宾表示,“从古至今,以汉字、书法、汉学研究和交流为媒介的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和汉字艺术隽永的魅力,延续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此展通过这些凝结着中国历史智慧和人文光辉的作品,又一次焕发出文明的不朽青春,让观者从中感知文化的永恒,也让中日两国的友谊再一次得到见证。”刘少宾提到此次展出的遣唐使井真成墓碑铭时透露,“当年,这块墓碑铭在中国西北出土的时候,我正在外交部担任日本处处长。为了能够让这块墓碑铭到日本展览,我特意到出土当地考察辨别,希望它成为中日友好交流的见证。”

剪彩仪式结束以后,《日本新华侨报》随行参观,捕捉到簇簇花絮、件件碎片。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和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随着黄山美术社的讲解员观看着件件文物,当走到悬挂着“友”字的变迁图前时,他们说:“我们在此合影留念吧。”看着福田康夫一个小时期间一边看展览一边应邀与观众合影,李小林说:“福田先生已经80多岁了,不能让他这样劳累,我要把他‘救’出来。”说罢,走过去直接把福田康夫先生请到休息室。

 

 

 

——一位观看了精美青铜器文字的日本女性观众对《日本新华侨报》说:“在中国的古代,就出现了这样多的青铜器。虽然我念不出这器皿的汉字,但我能够感受到一种形美和字美。日本文化在器皿上追求形美,应该与中国文化也是有关联的。这次,我们不用出国,就可以看到110多件中国的文物,真的像吃一顿文化大餐!”

 

 

 

——一位看到遣唐使井真成墓碑铭的日本和尚激动地对《日本新华侨报》说:“当年,遣唐使中有留学生,也有留学僧。井真成就是我的大前辈啊!每当我想起当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到中国学习的时候,内心都会涌起一种感动。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日中友好关系,文化就是联结我们的纽带。

 

 

 

——曾经访华500多次的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也来到展场。他对《武则天除罪金简》特别感兴趣。他说,据我了解,武则天当年曾对“國”字作过修改,把里面的“或”字拿了出来,加进去的是“武”字。后来,有人说这像把“武”圈起来一样,她就又把“武”字拿掉,换进“八方”二字,形成“圀”字,让天下都在其中。现在,日本人还认识这个字,但很多中国人已经不认识了。所以,日本人也为汉字的传承作出了很大贡献。

作为《汉字三千年》策展方的华人企业黄山美术社社长陈建中接受《日本新华侨报》采访时充满感慨地说:“我们这个展览准备了三年,巡回展出了一年,得到了中日两国政府、民间方方面面的大力帮助,其感谢的心情一言难尽。每当我看到日本观众在一个个汉字图示前驻足不前比比划划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激动。既然汉字在过去中日文化交流中能够发挥作用,我就相信汉字在未来中日两国民众中是一个永远无法割断的精神文化纽带。”

 

 

 

 

▲